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,小编和身边很多同事的朋友圈每天都被很多这样的内容刷屏了:带着“樊登读书”来源,emmmm,很有文化的样子。
为了不与有文化的生活方式脱节,小编专门研习了什么是樊登读书会、它为什么这么火,以及什么样的人喜欢听樊登读书会。
欢迎对号入座,你身边在用樊登读书会的人,是不是都符合这些特点。
樊登读书会是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学习型机构,是倡导“全民阅读”的先行者。
2018年初,樊登读书会已有400万会员,年销售额接近4亿。樊登读书会有2000个分会遍布全球,并在去年开了270多家书店。是一家名副其实的成功企业。
樊登说
:
樊登说
:
真的学不会吗?
怎么才能学会樊登读书会成功的秘密?
这篇文章小编将带您逐步拆解樊登读书会成功的秘密。
所谓“化学讲书”,能让听众更好的接受书中的内容,把书中的内容和生活结合,改变听众的行为。
樊登读书会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呢?
樊登对自己产品的目标人群定位非常清晰↓↓↓
樊登说
:
如果把选书能力,主动性,阅读能力归纳为「读书能力」,把想获得书籍知识和拓展知识盲区归纳为「读书意愿」,区分为:读书能力强、读书能力弱、有读书意愿、没有读书意愿四个用户需求象限,每个需求象限对应了不同的知识类APP。
(右上)读书能力强,读书意愿强(比如小编):
这类用户有很好的自学能力和理解能力,他们会自己找自己感兴趣的书,找和自己领域相关的书籍或者大部头来看。
他们会通过自主性阅读,进行读书笔记等内容输出,会和更专业更强的用户进行探讨和互动。
这类用户会通过微信读书、网易蜗牛阅读、得到APP等读书APP进行深度阅读,然后会在知乎或者当下的APP里进行内容产出。
(左上)读书能力强,读书意愿弱:
这类用户自身水平不低,不会专注在理论上,会更专注在实践和解决问题上。
他们拥有丰富的知识积累,当前并不想把重心放在读书上,而更愿意接触更多的同行,或者学习更直接的技能。
所以,他们会通过在行、小密圈解决问题,扩展人脉,通过混沌大学获得顶层思维方式,因为学习能力强,会通过网易云课堂、慕课网等培训类APP直接获取技能。
(左下)读书能力弱,读书意愿弱:
这类用户平时没有读书习惯,也没想过去读书,但是会通过一些简单的课程了解一些小知识。
他们会在喜马拉雅fm订阅《好好说话》或者情商课等音频内容,在蜻蜓fm订阅郭德纲的相声,蒋勋人文经典合集等。
这些内容都会偏生活化,且容易理解吸收,因为功用性不强,更多以内容享受为主,不会在乎收获什么。
(右下)读书能力弱,读书意愿强:
这类用户对于选书没有明确的目标,或不会自己找书看,或无法静下来读书。
有求知欲,想获得书籍知识,拓展自己知识盲区,通过听书和学习改变自己当前现状。
他们会选择每周在樊登读书会上听书或者看讲书的视频。
分析产品实际消费者画像
提炼用户痛点
经过大数据分析可以看出:
用户中女性居多(育儿类以及心灵成长类书籍占比大);
用户年龄范围偏广,以80后为主,24岁-40岁占据总用户数的76.77%(实用型书籍偏多,年龄受众面大);
消费人群以中高端为主,高消费人群占比偏少。
主要分布在一二线城市,广东深圳位居第一,二线城市以西安、石家庄为首;
使用人群7大特点
1、80后(为主);
2、一线城市(最多);
3、没有时间精力读书;
4、没有读实体书、电子书的习惯,看不下去;
5、受育儿问题困惑;
6、但想快速获得书籍知识的学习者;
7、希望自己认知提升的同事也让下属一起提升的人。
樊登说
:
根据真实用户画像
调整产品功能设计
了解真实用户画像之后,樊登读书会是如何解决符合该用户画像下人群痛点的呢?
不知道读什么书没问题,樊登读书会每周挑一本书讲解,用户只需要听就好,免去了选择的问题;
读不进去书也没问题,樊登用通俗的语言和生动的案例加上自己的理解来帮用户了解书,用户听完后是肯定有收获的;
无法自主地读书和听书也不是问题,当用户成为会员后,会员所在地的樊登读书会会长就会主动联系用户入会,当地的社群共同激励彼此打卡学习,这样能促使用户不断地去学习和提升自己。
樊登说
: